把坚守初心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发布时间: 2021-07-02      来源:云南日报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力量有多大——

成为136名孤儿的“妈妈”,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培养并帮助众多山区贫困家庭女孩走入大学校园……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多年来,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韧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一辈子的高尚情怀,把不变的初心书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获得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张桂梅说,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大了,要化压力为动力和使命,珍惜荣誉再立新功,培养更多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把革命先辈的旗帜传扬下去,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福利院的孩子们帮张桂梅撕掉贴了一天的止痛胶带。新华社发

 

誓言无悔

“我的愿望是让大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够有书读,通过读书改变她们的命运。”

6月7日,张桂梅迈着蹒跚的步子,护送华坪女子高中的150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她瘦弱的身体裹在洗得发白的黑衬衣里,显得越发孱弱,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张桂梅说,党徽是光明的象征,就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社会,点亮人生,传播大爱。她每天佩戴党员徽章也是在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为社会发光发热,这也是她从小就在心里立下的志向。

说到张桂梅与党徽的故事,要追溯到她小的时候。有一天,正在学校里读书的张桂梅被告知家里出事了,她急匆匆跑回家,看到家里的房子全倒了,母亲也被压在里面,眼前的一幕让张桂梅既害怕又担心。

在村里党员叔叔的帮助下,张桂梅的母亲被救了出来,家里的房子也很快就重新搭建好了,一家人搬进新房子。怀着对党员叔叔们的感激,张桂梅当时就默默立下志愿,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党员,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后来,张桂梅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革命题材的书籍,她对《红岩》里的江姐尤为敬佩,把江姐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17岁那年,张桂梅离开家乡来到云南支边。结婚后,她来到丈夫的老家大理白族自治州,夫妻二人在同一所中学任教。平静的生活本来十分美好。但1996年,丈夫不幸因胃癌去世,伤心的张桂梅离开大理,来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来到华坪不到1年,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接连遭受的多重打击让她感觉人生似乎走到了尽头。

在同事的开导和鼓励下,在华坪父老乡亲的帮助下,张桂梅接受了治疗,身体也得到了恢复。深受感动的她,眼前又浮现了儿时帮助过她的党员叔叔、书中的江姐等形象。为了回报华坪的父老乡亲,也为了践行儿时的志愿,张桂梅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身上。

在教书的过程中,张桂梅发现班级里一些家庭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女孩子才十几岁就嫁出去了。张桂梅决定让班里辍学的女生重返校园,她请村干部去沟通,她自己出钱供孩子读书,但是一定要让父母同意让她把孩子带走。张桂梅的工资有限,但她省吃俭用也要保证自己班级中的50多个人“一个都不能少”。她说,我不能让我班里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我的愿望是让大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够有书读,通过读书改变她们的命运。”

1998年7月,张桂梅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宣誓时,她更加坚定了要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志向,也更加坚定了为山区贫困家庭女生创造学习机会的决心。

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担任福利院的负责人。张桂梅毅然承担起了这个重任,成为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孤儿们的好“妈妈”。

 

初心不改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这些,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我认识张桂梅老师是在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红琼说,那时学校操场旁的墙上贴着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宣传画,即将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张红琼对这个只身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大姐姐感到既好奇又钦佩,于是她到华坪女子高中应聘,成为一名教师。

到学校任职时,张红琼被眼前艰苦的环境惊呆了: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一栋教学楼,白天做教室,晚上做宿舍;校园内到处尘土飞扬;没有厕所、食堂,只能和隔壁的华坪民族中学共用;没有自来水,学生和老师洗衣服只能到学校背后的沟渠里洗,雨天的时候,沟渠的水里满是黄泥。

华坪女子高中的艰苦环境,让张红琼和第一批入职的17名教职工,心里落差很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山里女孩能真正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张桂梅对学校教师提出了严格得近乎苛刻的要求,这让很多年轻教师受不了,大家组织起来想到教育局去反映张老师对大家的严厉。

“那天还没天亮,大家都没去打扫校园的卫生,只有张桂梅老师自己一个人背着儿童福利院的‘小萝卜头’,在风里清扫校园。”张红琼回忆说,张桂梅瘦弱的身影在漫天飞扬的尘土里显得那么孤独和坚强,大家都被感动了,一时打消了离开女高的心思,纷纷加入到清扫校园的行列。

好景不长,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由于女高学生基础太差,成绩很不理想,老师们大受打击,17名教职工中有9人选择了辞职。刚刚开办的女高面临着停办的危机,学校内外质疑声四起,张桂梅也疲累得想停办女高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桂梅在整理学校教师档案信息时意外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5名是共产党员,加上自己,学校有6名党员,她的心里又闪现出希望的光芒。

经过思考,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 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当张桂梅老师带领我们重温入党誓词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我为自己有想离开的念头而羞愧,我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张红琼说,此后,女高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学党章,听江姐、刘胡兰等英雄的故事,用革命先辈的故事激励学生热爱祖国、顽强拼搏。

张桂梅说:“我们就是要让共产党人顶天立地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0年12月7日,张桂梅在北京接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李秋明 摄)

 

以身报党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高考刚过,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周云丽便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工作群,看张桂梅对当天工作的安排、对学生关爱的叮嘱。

“最近张老师到北京出差了,可她依旧放不下学生们,每天都会在工作群里叮嘱我们要认真教学、关爱学生。”周云丽说,张老师的心里装的都是学生,不管她身在何处,哪怕病倒住院了,心里始终牵挂着学生。

一提起张桂梅老师,对张老师有特殊感情的周云丽充满感动:“我小时候生活又穷又苦,因为张老师和女高,生活才变得温暖、充满希望。”周云丽说,为了回报这份温暖,她要好好教书。

2008年,周云丽和姐姐中考结束,两人都达到了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可由于家里穷,姐妹俩中有一人的读书梦即将破裂。就在这时,由张桂梅创办的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

周云丽和姐姐顺利入读华坪女子高中后,在张桂梅的悉心教导下,2011年,周云丽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周云丽毅然回到女高,成为一名数学教师,而姐姐也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这些年张老师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可她帮助学生的信念却越来越强。”周云丽说。

周云丽班上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父母都不愿意照顾孩子,这名学生无奈之下去找张桂梅诉说。看着学生哭红的眼睛,张桂梅心疼得一把抱住学生说:“别怕,他们不管,你还有我呢。”随后,张桂梅到学生家里家访,做通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并把学生接到儿童福利院亲自照顾。

多年忘我的奉献,张桂梅帮助近2000名贫困家庭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也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誉面前,张桂梅仍未停止脚步,她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学校教师帮助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和茜 何嵘)